1、压缩比异常
压缩比 针对知道压缩机性能的人员来说并不陌生。可是压缩比有什么用处呢?难道只是设计的计算工具,其实不然。
螺杆机与活塞机的区别在于,活塞机只会欠压缩,而螺杆机多出来过压缩。
受结构影响,螺杆机有一个重要的数据,就是内容积比,英文缩写Vi,对于大多数螺杆压缩机的Vi是固定式。从维修运转的角度讲,其内容积比的值,与外部压缩比的值(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的绝压比值)十分近似,此压缩机的效率最高。
那么压缩比值大或小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呢?
过大,或者说压差过大,证明此系统完全偏离设计值,主要的现象有,排温压力温度过高,吸气压力偏低,温度偏高。
排气压力温度过高,不良后果主要是对于系统中的润滑油易焦化,不宜形成油膜,不能充分润滑转子,转子得不到有效降温,润滑,就会堵转,进而造成电机损毁。
吸气压力低,吸气压力温度高则主要影响电机冷却,和排气温度高。其后果基本等同于排气温度压力高。
过小,主要是影响是湿冲程(潮车,倒霜),在有些资料中,螺杆压缩机耐湿冲程,包括我们某些设计,销售人员也爱这样宣传。其实,螺杆机更怕湿冲程,如果大量液体回到压缩机,就会造成润滑油的稀释,后果等同于排气温度偏高。
当然,压缩比偏小,还有的是转子磨损严重,加减载失灵造成的。
2、冷凝器效率低
冷凝器效率低,主要影响供液温度和是否能够形成液体,我们知道,膨胀阀理想状态下,是全液供给,这样的话系统的效率较高,制冷量最大。而且,大型机组上基本都有附储,主要用在油冷方面。所以,保持冷凝器的高效尤为重要。其故障主要是,冷却方式选型不对,蒸发面积不足,冷却介质不足,热交换不足引起的,所以检查时主要检查风机,水泵,翅片等关键。
说到这里,冷凝效果太好也不行,比如环温偏低,冷凝效果太好,造成液体进入蒸发器效率更高,此时,吸气过热度很低,膨胀阀灵敏度偏低,就会造成开机液击。或者排气压力与吸气压力差值不足,对于压差供油方式的螺杆机是致命的。
3、蒸发器效率低或高
蒸发器效率低主要影响的是被冷却物的降温,而影响压缩机的是湿冲程。而高效率呢,又会造成吸气过热度偏大,进而影响压缩机排气温度。
湿冲程的判断
湿冲程,在低温工况下,判断其实比较简单,主要通过压缩机吸气霜线来判断,可是空调工况呢?靠露水?尤其是冷水机组,在判断上出现问题,就会造成关到破裂,进水等问题。所以,可以根据压焓图来判断,或者是排气温度减去冷凝后温度的值来判断,此值小于30K,即可判断为湿冲程。
在这里多说一句,膨胀阀,我没有单列(参看拙作膨胀阀维修)。膨胀阀不是万能调节阀,不是所有工况都符合膨胀阀调节要求的。尤其是大马拉小车。
4、油路问题
油路的话,主要体现在油的质量,洁净度,回油温度等润滑油在螺杆压缩机制冷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润滑,降温,密封。
另外在还有除噪和减震的作用,但行业内对此争议比较大,主要是油在电机部位会形成气泡沫,气泡沫会消除噪音,但有部分厂家认为无用,而且气液很难控制,所以反而要加抑制泡沫剂。
减震主要是对于滚动轴承的润滑,此效果不明显,所以以上两种功能不能算为主要功能。
回油的温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螺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,一般推荐工作温度为40~60℃之间,有部分厂家也有标注70℃或80℃的。过高的油温会造成油的焦化,破坏油膜的形成,油温还影响排气温度高低,进而影响压缩比,所以,请在选择油温时注意调整。
油的清洁度
油的清洁度也是系统的清洁度,保持清洁度是螺杆机的主要特点螺杆压缩机不等同于活塞压缩机,由于结构上的原因,对于系统的清洁度要求比活塞机更高,。由于啮合转子的转速相当高,一些异物回很快速的被吸入压缩机,造成啮合转子的损伤,尤其是一些小颗粒金属或者异物,会冲破吸气滤网的拦截(包括一些比较大的异物,由于吸气原因造成滤网损坏也不在少数),甚至是机器本身装配问题,造成零件脱落,卡在转子间。势必造成电机的直接损坏。而小的金属颗粒虽然不直接作用,但其冲击转子油膜,造成转子轴承润滑不良,卡缸,咬轴承箱也是常见的,最可怕的是,小颗粒会形成短接链条,直接造成电机损毁。
酸性润滑油压缩机在开机分析时闻道的常常是润滑油的焦糊味。金属面严重磨损时温度是很高的,而润滑油在175oC以上时开始焦化。系统中如果有较多水分(真空抽得不理想,润滑油和制冷剂含水量大,负压回气管破裂后空气进入等),润滑油就可能出现酸性。酸性润滑油会腐蚀铜管和绕组绝缘层,一方面,它会引起镀铜现象;另一方面,这种含有铜原子的酸性润滑油的绝缘性能很差,为绕组短路提供了条件。
三、 其他故障
对于螺杆压缩机组,很多故障类型都是几个方面缠绕进行的,比如说缺油造成的润滑失效,使轴承卡死,转子卡住,进而压缩机电机堵转,压缩机符合异常升高,电机烧毁。而为什么缺油或者润滑失效呢?其实,更多是排气温度偏高,液击等原因造成的。所以,对于维修人员来说,这些都是需要仔细观察,勤加思考,方能维修完善。
1、开机或运转期间油沸腾
此故障属于压缩机进液,或者说润滑油中制冷剂偏多,请调整节流机构,检查是否制冷剂充注过度。
2 、油位不足或过高
不足应考虑是否是油分故障,加油量不足,蒸发器回油困难。维修时注意储液器是否无液面,应考虑节流机构故障,或者安装不合理导致。
过高应考虑油滤堵死,制冷剂混入油中。
3、排气温度过高
排气温度高因素比较多,主要是考虑制冷剂过多或者过少,吸气过热太高,工况不稳定等。
4、吸气压力偏低或波动
吸气压力偏低主要表现为,制冷剂缺失,节流机构失调,冷凝温度偏高,液击等。